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哈尔滨市有线电视设施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00:26:58  浏览:91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哈尔滨市有线电视设施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有线电视设施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有线电视设施管理,保障有线电视设施建设和信号畅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内有线电视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广播电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有线电视建设规划,由市广播电视部门会同市规划管理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条 在有线电视建设规划区内的建筑工程,应当铺设有线电视设施,不再安装电视共用天线。具体办法,由市广播电视部门会同市建设委员会和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 有线电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
有线电视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案,应当经市广播电视部门审查同意。
第七条 有线电视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市广播电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 有线电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保持施工现场容貌整洁;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场清。
第九条 建设有线电视工程需要在建筑物上铺设有线电视设施(含挂线、铺缆、钻墙孔和楼道孔等)时,市有线电视台应当通知有关部门和产权单位,有关部门和产权单位应当允许。市有线电视台可在建筑物上无偿铺设有线电视设施,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提供方便。
第十条 有线电视施工单位在建筑物上铺设有线电视设施时,应当注意保护建筑物上的各种设施,造成损坏的,应当予以修复或赔偿。
第十一条 供电部门应当优先安排有线电视用电,保证有线电视信号畅通,检修性停电,应当提前一周通知市有线电视台。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因建设需要迁移或拆除有线电视设施的,应当事先征得市广播电视部门同意,并签订协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损坏有线电视设施事故时,应当立即通知市有线电视台,并采取保护措施。
第十三条 在市区内单位已设立的自用有线电视台(站),应当逐步与市有线电视台联网;需要保留原呼号和分前端的,应当经市广播电视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 有线电视用户应当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按期向有线电视台缴纳维护使用费。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移动、拆卸有线电视设施;
(二)擅自接引有线电视线路和终端;
(三)擅自改变或调整有线电视工作状态;
(四)破坏有线电视设施;
(五)扰乱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秩序,以致工程建设不能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市广播电视部门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按《哈尔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处罚;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市广播电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以二千元至五千元罚款;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市广播电视部门责令限期补缴,并按日增收百分之一的滞纳金;逾期不补缴的,予以撤线;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一)、(三)项规定的,由市广播电视部门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二)项规定的,由市广播电视部门予以拆除,责令限期补交安装费,并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逾期不补交的,予以拆除;
(七)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四)项规定的,由市广播电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至五万元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赔偿损失;
(八)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 罚款使用的票据和罚款的处理,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四年九月十日起施行。



1994年9月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江西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江西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1991年6月22日江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和技术贸易机构
第三章 技术贸易活动和技术合同管理
第四章 技术贸易的收益分配和税收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技术市场管理,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保障技术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以下简称《技术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技术市场必须贯彻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按照统一管理、多家经营、管理与经营分开、为基层服务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贸易活动,鼓励技术与资金、物资配套,开展综合、全程服务。
第四条 一切有助于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并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都可以进入技术市场交易。
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经济利益需要保密的技术进入技术市场,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从事技术贸易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自愿平等、互利有偿、诚实守信原则,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第二章 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和技术贸易机构
第六条 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技术市场的主管机关。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参与技术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第七条 各级技术市场主管机关的职责是:
(一)检查、监督有关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
(二)组织、协调技术贸易活动;
(三)负责技术贸易机构的资格审查,核发《技术贸易许可证》,并对《技术贸易许可证》实行年度检查;
(四)对技术合同进行认定登记;
(五)负责技术市场统计;
(六)对从事技术贸易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配合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对技术贸易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七)其他技术市场管理工作。
第八条 各级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或参与技术贸易及其有关的经营活动。
第九条 本条例所称的技术贸易机构,是以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为目的,从事技术贸易活动而依法成立的组织机构。
第十条 成立技术贸易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体现技术贸易特点的机构名称;
(二)有固定的技术贸易经营场所或设施;
(三)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人;
(四)有从事技术贸易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
(五)有明确的技术贸易经营范围;
(六)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部设置的技术贸易机构,除具备第十条(一)(二)(三)(五)(六)项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书面授权并由本单位提供经济担保和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成立技术贸易机构须提出申请,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审批,符合条件的核发《技术贸易许可证》。
民办技术贸易机构的成立,直接报所在地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审批。
第十三条 技术贸易机构领取《技术贸易许可证》后,应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凭《技术贸易许可证》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未取得上述执照的不得从事技术贸易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技术贸易机构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和方式、注册资金等事项,应先经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审核,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章 技术贸易活动和技术合同管理
第十五条 技术贸易活动可以通过举办技术交易会、招标会、洽谈会、信息发布会、科技集市、常设技术市场、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组织科研生产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
举办技术交易会,应按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有关技术交易会管理办法办理。
第十六条 技术贸易机构可以进行有偿技术中介服务,参与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利用,其业务方式为:
(一)介绍当事人一方与第三方进行联系,促成订立技术合同;
(二)根据委托人的授权承办订立技术合同的代理业务;
(三)为技术合同当事人提供技术和法律咨询、市场调查和情报信息服务。
第十七条 技术商品广告客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用户和新闻单位。新闻单位对技术商品的广告必须进行审查,保证广告内容与有关技术文件、技术证书或技术成果鉴定书相一致。
第十八条 进行技术贸易应订立书面技术合同。公民只能签订非职务技术合同。
技术合同成立后,合同的技术研究开发方、转让方、顾问方和服务方应申请合同认定登记;需要鉴证或公证的应在合同认定登记后,向鉴证、公证机关办理鉴证、公证手续。同一项技术合同不得重复登记。
第十九条 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由各级技术市场主管机关或其委托的机构办理。
受委托办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工作机构,应接受委托方的业务指导。
第二十条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查合同的内容,对符合规定的发给《技术合同登记证明》。以技术贸易为主但包含部分非技术贸易的合同,应核定技术性收入总额,就其属于技术贸易的部分进行登记。
第二十一条 对申请登记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可以收取登记费。收费标准由省技术市场主管机关会同省物价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已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需要变更或解除时,合同当事人应及时向原登记机构办理变更或解除手续。
第二十三条 从事技术合同登记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并经省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培训考核,取得技术合同登记资格后,方可从事技术合同登记工作。
第二十四条 未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不得享受本条例规定的奖励和减免税优惠。
第二十五条 技术合同争议的仲裁和诉讼,按《技术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处理。专利纠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理。
涉及发明权、发现权或技术成果权属问题的技术合同,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侵害他人技术权益的技术合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技术合同仲裁机关可以委托有关科学技术委员会作出结论后再行处理;涉及专利侵权的,可以委托专利管理部门作出结论后再行处理。

第四章 技术贸易的收益分配和税收
第二十六条 技术合同的价款、报酬和使用费标准及支付方式,可根据技术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当事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协商议定。
技术合同的价款中包含非技术性款项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分项计算,不得将非技术性款项收入计入技术贸易总额。
第二十七条 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企业支付技术价款,属于一次性总算的,在企业管理费中开支;数额较大的,可分期摊入成本;按新增销售额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提成的,可在新增利润中税前列支。
事业单位支付的技术价款,在事业费包干结余或预算外收入中列支;没有结余和预算外收入的,在事业费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 技术贸易单位可凭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从税前净收入中提取15%至25%作为奖酬金;为老区和贫困地区提供技术的,可再提高5%--10%;奖酬金主要用于奖励从事该项技术工作的人员,具体比例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此项奖酬金不计入单
位奖金总额。
第二十九条 单位留用的技术贸易纯收入,用作科技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其中科技发展基金不得少于55%。
第三十条 技术贸易应使用技术贸易收入专用发票,单独列帐,纳入单位的财务管理;具备法人资格的技术贸易机构应设立专门账户。
第三十一条 税务机关对技术贸易机构进行技术贸易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减免税的优惠。
公民个人在技术贸易中取得的收入应依法纳税。
第三十二条 职务技术成果转让权归单位所有,单位应按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奖励从事该项技术工作的人员。
非职务技术成果的转让收入归个人所有,使用了单位的仪器、设备、能源和内部资料的,应按规定向单位交纳费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事或参与技术贸易及其有关经营活动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非法所得。
第三十四条 从事技术合同登记的工作人员有滥收费用、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受贿行为之一的,由本级或上级技术市场主管机关视情节撤销其技术合同登记资格,并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滥收费用的,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未领取《技术贸易许可证》而发给营业执照以及税务、金融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对未经过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而办理减免税、提取奖酬金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本单位给予单位负责
人或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 在技术贸易活动中泄露国家秘密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追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在技术贸易活动中泄露技术合同约定的技术秘密的,依照《技术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未取得《技术贸易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而从事技术贸易活动或超越核准经营范围的,由技术市场主管机关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业、没收其非法所得,并视情节处以罚款。
第三十八条 对倒卖技术合同或者订立假技术合同的,由技术市场主管机关吊销其《技术贸易许可证》,并协助有关部门追回其非法获取的科技贷款,偷漏或减免的税收和发放的奖酬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非法所得,并视情节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制作和刊登虚假技术广告,欺骗用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广告管理条例》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技术贸易机构截留利润或偷税漏税的,由财政、审计或税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四十一条 受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或《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规定提起诉讼或申请复议。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1年6月22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集中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集中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工商企字(2001)第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一些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加之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各类伤亡事故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从今年5月至9月底,对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行业和领域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一是对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进行专项整治;二是对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安全进行专项整治;三是对煤矿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四是对化学危险品的储运进行专项整治;五是对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专项整治。4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吴邦国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为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肩负的重大责任。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把安全生产整顿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按照专项整治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强清理整顿,严把市场准入关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严格执行《煤炭法》、《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企业前置审批的规定,未经审批或取得许可证的,不得核发营业执照。要在去年清理涉及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和项目的前置审批企业的基础上,对所有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档案工作,对未按规定进行前置审批的,要限期补办;在限期内仍未补办的,要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的,依法予以处理。同时,要重点对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化学危险品生产经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煤矿生产企业,以及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商场和各类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清查,不仅要严格清理企业档案,还要亲临现场。据实核查法定代表人、生产经营场所等有关情况,进一步巩固清理成果,要消除各种隐患,不得留有死角和空白,确保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关部门责令关闭的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化学危险品生产经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煤矿、以及公众聚集场所,要依法予以处理,该吊销营业执照的,要坚决吊销营业执照。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在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中,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化学危险品生产经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煤矿,以及公众聚集场所的监督管理,要建立登记机关与工商所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充分发挥12315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及时予以查处,全面加强对企业的有效监管。对非法生产、销售易燃易爆物品的厂(点)、无证矿山、非法运输企业和非法经营的公众聚集场所,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的,要配合有关部门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凡是被有关部门吊销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严格依法处理;对违法经营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坚决吊销其营业执照;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介予以曝光,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教育广大生产经营者。
四、全面落实责任制,严格依法行政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5月份开展的“安全生产周”活动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生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患意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结合建立企业“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的各项措施,明确辖区内企业监管责任制,严格执法纪律,严格依法行政。对由于监管不力,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人,导致安全事故的,要坚决追究失职、渎职以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执法犯法的人员及相关领导的责任。
各地要加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信息反馈,重大案情,要及时上报。对隐瞒不报或不及时上报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将专项整治情况于10月20日前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注册局。
附件: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统计表(略)


2001年4月29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